發布日期:2019-01-15 來源:網絡分享分享:
根據農業農村部“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”的監測顯示,截止到1月3日,牛肉價格已連續五周上漲,從11月23日的59.29元/公斤,升至1月2日的61.4元/公斤。自每公斤超過56元之后,屢創新高。過去的一周價格雖然有所下降,但仍比去年同期高出很多。
秋冬季一直是牛羊肉消費的旺季,人們需要熱量大的食物來維持身體的熱量,因此業內人士表示,現在肉類食品價格應該呈上漲的趨勢。
除去季節性等因素的影響,業內普遍認為,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國肉類消費的結構,正在發生不可逆的變化。數據顯示,過去30年內,國內牛肉消費量顯著增加,從1987年的75.9萬噸,上升到2018年的794萬噸。而中國人均牛肉年消費量已從1987年的0.69千克上升到2017年的6千克,增長近十倍。從整個消費肉類的結構來看,牛肉消費在紅肉中的占比從1987年的4.08%上升到2018年的11.22%。
根據《全國牛羊肉生產發展規劃(2013—2020)》,到2020年中國牛肉產量將達到786萬噸。而要達到目前世界的平均消費水平,大約還需要進口558萬噸牛肉。牛肉作為肉類供應的短板,需要靠進口來補充和平衡。2020年中國牛肉進口量將占到目前世界牛肉出口總量的2/3以上。
在需求量不斷增大的同時,國內牛肉的供給無法跟上,供需缺口推高了牛肉價格。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后,中國開始進口牛肉。2013年以來,中國的進口牛肉量呈爆發式增長。1992年,中國牛肉進口量僅為1000噸,2012年達到8.6萬噸,到 2016年已增長至81.2萬噸。
2000-2016年間,澳大利亞處于中國牛肉進口來源國首位,巴西、烏拉圭和新西蘭、阿根廷也是主要的來源國。據初步統計,2018年國內牛肉消費量超過810萬噸,供需缺口超過100萬噸。
此外,飼料生產、運輸等環節成本上升、中國加大力度打擊走私牛肉等,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牛肉的漲價。
中國肉牛協會副會長李和認為,國內牛肉的供給無法跟上,主要是受困于產業發展小而散的格局,前十家牛肉生產企業加起來的產量不足中國總牛肉消費的2%。
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,截至2017年,中國肉牛飼養年出欄100頭以上的場戶僅占15%,其中年出欄1000頭肉牛的場戶更是只占2%。年出欄肉牛數在51-100頭的場戶占4%,59%的場戶年出欄頭數在10頭以內。肉牛的飼養規?;捷^低。
對此,中國農業大學肉牛研究中心主任孟慶翔認為,規?;B殖才是出路。目前我國肉牛的規?;降?,與肉牛業的整個發展水平是不相適應的。特別像西方發達國家養牛都賺錢,主要是規?;潭雀?、標準化水平高,所以在將來應該鼓勵大戶養殖、規?;B殖、標準化養殖。
就偶發性因素而言,中國肉類協會牛羊業分會秘書長高觀分析,去年8月初以來,非洲豬瘟在國內多省市出現,一些消費者放棄豬肉消費,轉而食用牛肉等其他肉類。這也導致對牛肉的需求量增加,為牛肉價格的上漲創造了條件。截至2019年1月11日,國內已發生104起非洲豬瘟疫情。
雖然過去的一周牛肉價格有所下降,但春節即將到來,高觀認為,受節日消費的影響,預計牛肉價格還會繼續上漲。辦年貨等傳統習俗,都會讓牛肉的需求量進一步增加。上海肉類行業協會秘書長郁麟駒則表示,春節期間,牛肉價格預計會有一定的上漲,但不會大幅增加,還是會趨于平穩。
1)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肉交所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和視頻文件,版權均為肉交所獨家所有。如需轉載請與400-166-9656聯系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“肉交所”,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2)肉交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
3)肉交所提供的信息,只供參考之用。本網站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、有效性、及時性和完整性。
4)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