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日期:2019-07-04 來源:網絡分享分享:
作為全球最大的豬肉進口國,中國2018年全年進口豬肉量為182.1噸,盡管遠低于國內豬肉產量的5404萬噸,但由于我國每年需要約5600萬噸的豬肉才能滿足國內居民的消費需要,因此在豬肉上仍存在一定的供給缺口。在這種情況下,全球各國都在爭奪中國的豬肉份額,而這個時候失去出口機會對于供應國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。
26億出口泡湯!加拿大豬肉失去出口機會,滯銷肉或轉賣美日韓?
加拿大今年就遭受了這樣一個重擊。因為質量問題,加拿大包括豬肉在內的肉類均失去了出口資格,這讓該國原本就已經十分慘淡的出口經濟更加雪上加霜。數據顯示,中國今年一季度從加拿大進口豬肉大幅增加,由去年同期的1.48萬噸大幅上升至5.83萬噸,增幅將近300%;而2018年,加拿大豬肉對華出口額達5.14億加元(約26.99億元人民幣),中國也由此成為加豬肉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。
原本渴望"大展身手"的加拿大豬肉如今徹底與中國市場無緣,而這大量的滯銷肉也成為了加拿大的一大負擔。據6月27日消息,基于加拿大豬肉出口資格被取消,美國愛達荷州的獨立牲畜期貨交易員丹·諾奇尼(Dan Norcini)就猜測:原本供應給中國的豬肉,最終可能會轉賣到美國、日本和韓國等其它地方。
不過,加拿大大量的豬肉能否轉賣成功依舊是個問題。作為加拿大豬肉最大的出口目的地,日本豬肉市場近來出現了巨大的變化,受外部因素影響,日本國內對于豬肉的需求主要集中于國產豬肉,這導致該國國產豬肉價格與年初相比均上漲2-3成。換個角度來說,日本對加拿大滯銷的豬肉是否買賬,依舊是個問題。
加豬肉失去機會,中國豬肉進口格局將如何,德國已替補上位?
加拿大豬肉失去對華出口資格對于加拿大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,而對于我國的豬肉進口格局又將影響幾何?當前,我國主要從歐盟、北美和南美等地區進口豬肉,主要國家有德國、加拿大、巴西、西班牙、荷蘭等。2017年,歐盟、北美和南美豬肉進口占比依次為65%、27%和7%;到了2018年,南美進口比例上升到16%,北美下降至20%,歐盟降至63%。
可見,加拿大豬肉供給的被迫中斷也將對我國豬肉進口格局產生影響。不過,我國目前已經尋找到了幾個替代市場,其中就包括德國。本月中旬,德國食品和農業方面就與中方簽署了擴大農業合作意向書。據德媒報道,中國愿意加大對德國豬肉的進口,并且很快將開放對德國牛肉的進口。
隨著中國市場更大程度地向德國等其他豬肉開放,這也將讓加拿大豬肉恢復出口變得壓力山大。如此看來,如果加拿大一味地"放任"肉類的質量而不去把控,最終也將讓自家肉類出口優勢盡失,更進一步說,這個北美國家未來恐怕也將踏上其鄰居的"老路"。
1)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肉交所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和視頻文件,版權均為肉交所獨家所有。如需轉載請與400-166-9656聯系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“肉交所”,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2)肉交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于互聯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
3)肉交所提供的信息,只供參考之用。本網站不保證信息的準確性、有效性、及時性和完整性。
4)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。